在急救现场,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是确保伤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关键。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公共场所,了解急救现场必备的知识和物品清单,对于保障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急救现场必备知识与药品的一站式整理,旨在为急救人员和普通公众提供详细的指导。
一、急救现场必备知识
1.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适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其目的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血液循环,直到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以下是实施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
检查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施救者和患者的安全;
-
判断患者意识,轻拍并大声呼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反应;
-
如果患者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濒死喘息,则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解开衣领、松开腰带,清理口腔异物;
-
双手交叉,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的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叠放其上,双臂伸直,借助身体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
-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确保气道通畅,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完全覆盖患者的口部吹气,持续约1秒,观察胸部起伏;
-
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专业医疗人员接手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
2. 止血方法
止血是急救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方法可以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和止血带止血。具体如下:
-
直接压迫止血: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其他布料直接按压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
加压包扎止血:在伤口处放置敷料或棉垫,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紧紧缠绕固定;
-
填塞止血:对于深部伤口,如枪伤或刺伤,可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填塞伤口,然后包扎;
-
止血带止血:仅在其他方法无效时使用,通常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需每隔40-6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3. 电击伤急救
当遇到电击伤患者时,首先要确保电源已切断,避免再次触电。随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
迅速将患者脱离电源,切勿用手直接接触患者;
-
检查患者呼吸和心跳,如无反应则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
拨打急救电话,并通知电力公司关闭相关线路;
-
在专业医疗人员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
4. 中暑急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因散热功能障碍而出现体温调节失常的一种急性疾病。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危及生命。急救措施如下:
-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
-
用湿毛巾擦拭患者全身皮肤,促进散热;
-
给予清凉饮品,如淡盐水、绿豆汤等;
-
如症状加重,应尽快送医治疗。
5. 骨折急救
骨折是指骨骼完整性或连续性的中断,常见于跌倒、车祸等意外事故。在急救现场,正确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减轻疼痛和预防并发症。具体步骤包括:
-
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
使用夹板或硬质材料临时固定受伤部位,如木板、树枝等;
-
抬高患肢,以减少肿胀;
-
如有开放性骨折,避免将突出的骨端重新推入伤口,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
妥善包扎伤口,防止感染。
6. 毒蛇咬伤急救
毒蛇咬伤是一种严重的急诊情况,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毒素扩散。急救措施如下:
-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以便医生确定抗蛇毒血清的种类;
-
不要试图用嘴吸出毒液,这可能导致施救者中毒;
-
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毒液;
-
用锋利的刀片沿着牙痕切开皮肤,挤出少量血液;
-
用绷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阻止血液流动,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
尽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7. 溺水急救
溺水是指人在水中窒息的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急救措施如下:
-
迅速将溺水者救出水面,保持呼吸道通畅;
-
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杂物;
-
检查呼吸和心跳,如无反应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在专业医疗人员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
8. 烧烫伤急救
烧烫伤是指由于火焰、热水、热油等引起的皮肤损伤。急救措施如下:
-
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再次受到热源伤害;
-
用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至少10-20分钟,降低局部温度;
-
脱去浸湿的衣服,如果衣服粘连,可用剪刀小心剪开;
-
不要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未经证实有效的物质,以免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
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防止感染;
-
尽快送医治疗,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或三度烧伤。
9. 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
当成人或儿童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时,应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处理:
-
站在患者背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
-
一手握拳,置于患者腹部正中线脐部上方;
-
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冲击腹部,促使异物排出;
-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将其平卧,采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10. 火灾逃生急救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件,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可以有效保护生命安全。具体步骤包括:
-
保持冷静,评估火势大小和蔓延方向;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浓烟;
-
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切勿乘坐电梯;
-
若门窗被烟雾封锁,可用湿布堵住缝隙,防止烟雾进入;
-
利用绳索或床单等物品自制逃生梯,从窗户或阳台滑下;
-
到达安全地带后,立即报警并通知消防部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急救现场必备知识,掌握了这些技能,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二、急救现场必备药品
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急救现场应携带一些基本的药品。以下是一份推荐的急救药品清单:
-
创可贴:用于小面积的擦伤和割伤;
-
纱布和绷带:用于较大的伤口包扎;
-
消毒液:如碘伏、酒精等,用于清洁伤口;
-
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用于缓解疼痛;
-
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控制发热症状;
-
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用于缓解过敏反应;
-
止泻药:如蒙脱石散,用于治疗腹泻;
-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症状;
-
眼药水:用于眼睛干涩或轻微眼部不适;
-
口服补液盐:用于补充因呕吐、腹泻等原因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
-
硝酸甘油片: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
-
胰岛素注射笔:用于糖尿病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自行注射胰岛素;
-
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用于癫痫发作时控制抽搐;
-
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用于预防伤口感染;
-
生理盐水:用于清洗眼部或冲洗伤口;
-
氧气袋:用于缺氧或呼吸困难的患者;
-
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评估病情;
-
血压计:用于监测血压,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
-
血糖仪:用于检测血糖水平,帮助糖尿病患者监控病情;
-
急救手册:包含各种急救知识和操作指南,方便随时查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场景下的急救需求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药品种类。药品应定期检查有效期,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
在急救现场,具备扎实的急救知识和充足的急救药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急救能力,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